艾灸上火,还要继续灸吗?
发表于:2019-11-18 13:13:15 分类:未医养生调理

最近很多人反映,艾灸时或者艾灸后总是很容易上火,出现口干舌燥、起红疹子、起水泡、眼睛充血干涩、眼屎多、大便秘结,烦躁等症状。很多人为此一直在纠结到底要不要继续艾灸了。

艾灸上火勿担心

排除灸法和取穴等操作问题外,其实秋冬上火是很正常的,艾灸上火还是很好的排病反应!

首先,秋冬的气候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“干燥”。秋冬早晚温差大,这个季节是人体在夏季与冬季的一个适应过程,不能保持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,所以常常会引起人体生理机能上的失调,从而导致各种“上火”症状。

另外,艾灸后上火其实是件好事,说明产生了排病反应。艾灸时人体阳气被调动起来后,会有正邪相抗的过程。在气机的鼓动下,体内的寒湿外邪被化开,这些垃圾毒素就会从皮肤和经络中排出来,其表现方式就是起红点、红疹、水泡等反应。

容易上火还与体质有关。大多阴虚体质,脾肾虚寒,严重气血两虚的人,经络不通,在艾灸初期多出现这种虚不受补的现象。艾灸培补人体阳气,待正气充足之后,这些反应都会消失。

艾灸上火到底要不要救火,如何救?

一般来说,艾灸上火属于人体自我机制调整的一个过程,我们可以不用干预,继续坚持艾灸,当然这是在上火不影响正常生活、工作前提下,但如果无法忍受,就需要我们人为救“火”了。

艾灸导致的上火多属于虚火,这个怎么理解呢?我们知道,艾火属于纯阳之火,艾灸后,人体阳气补充,如果阴血不足,则阳气就会出现相对过盛,向外浮散,从而出现各种“上火”症状。

此时解决的办法有两种,第一是要滋阴,第二要引火归元,即艾灸配合睡前用泡脚,加大引火下行的力度。或者艾灸涌泉、太溪、足三里各穴位10分钟等穴位达到引火归元的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