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男不露背,女不露腹』万病的根源:腹部积聚!
发表于:2023-04-19 10:03:35 分类:未医养生调理

纵观许多肥胖人士,大腹挺挺、走路艰难、百病丛生。特别是肥人要降糖、降脂、降压,治疗都非常困难。究竟腹部为什么这么重要呢?


根据经络分布的规律;《黄帝内经》讲:“手之三阴,从脏走手;手之三阳,从手走头;足之三阳,从头走足;足之三阴,从足走腹。”


根据十二经脉这种分布规律,不难发现人体有一个天大的奥秘,阴经与阳经在手足交接。阳经与阳经交接在头部;而阴经与阴经交接在腹部。根据中医观点:阴属寒,寒则凝的定律。


腹部正是六条阴经聚会的地方,所以腹部是先天最容易寒凝的地方,犹如中国的北方一样。根据寒则凝的定律,寒凝最容易使有形的物质特别是脂肪凝结积聚。


俗话讲: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。所以腹部往往是首先形成肥胖的根源,长此以往痰湿瘀毒、脂肪寒凝积聚于腹部,堵塞经脉,造成经脉不通,气机升降不畅,严重影响了经脉正常运行,腹部越积越大,甚至久积成病。所以说腹部积聚的形成便成为了万病的根源。



image.png


腹部为什么重要



腹部是人体生命点的重要部位,任何动植物都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生命点。


人体腹部也有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生命点,谁一旦伤害了它,就会出现许多莫名其妙的怪病和所谓的奇难杂症。曾经有一位妇科主任医师的学生说,她已退休的老师做了一辈子的子宫切除手术,跟踪调查后才发现,子宫切除后造成人体的生理心理体形变化太大了,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。


人体经脉气血运行的根源在哪里呢?为什么人体的生命点这么重要呢?人体的生命点究竟在什么地方呢为什么和尚、道士、都拼命去练气功,首先要气沉丹田呢?


根据冲任督三脉循行的规律,冲任督均起于小腹之内胞宫之下,形成“一源三岐”的人体生命点。


任脉有统化全身各阴经,主管五脏的作用。督脉有总督全身各阳经,主管六腑的作用。


冲脉有总领全身气血的作用,在任督的共同调节下,通过经络营养全身五脏六腑。


所以,小腹之内胞宫之下的人体生命点就显得至关重要,为什么称它为生命点?因为它是人体经脉气血正常运行的源头。


image.png


男不露背、女不露腹!这一点真的太重要了

《易经》卦象腹部为“坤”卦,而女性在八卦里本身就是以“坤”卦为主卦也为土,因此,腹部对女性的寓意要超过男性,总体来说,男性是以胸背部为重要点。因为他代表的是乾卦为金。


故很多现代的女性朋友很多妇科病都来自于对腹部和腰部的不重视,尤其是露脐装与低腰裤最为害人。很多爱美的女孩子可能不知道,腹部的“肚脐”和对面的“命门穴”是必须层层掩护的地方。


这两个部位如果平时不加以保护,时常露在外面受风着凉,直接的后果就是:月经不调、痛经、子宫肌瘤栓塞、巧克力囊肿、不孕、不育、内分泌失调的产生。


所以“男不能露背、女不能露腹”的古训是一定要记住的。这也是为什么古代女子多有肚兜对腹部进行保护的原因,肚脐是先天胎儿在母体接受营养和精气的唯一通道,出生后就被阻断了,但是其非凡的意义还是在传统医学中有着非常非常重要的地位。



“推腹法”治疗慢性病,中老年人很受用

当慢性病老是不愈,但又不知病因何在、如何治疗的时候,那你就去寻找这个腹部的阻滞点吧,只要把它推开揉散,会发现你的慢性病也随之消失。


这里介绍的这个健身法,就是“推腹法”。


推腹,顾名思义就是推肚子,用手指、手掌、拳头皆可,女性从脖子向下推到小腹。


每天早上起床时要推一次,晚上临睡前推一次,平常无聊时也可推推。


肚子上的救命穴


1,长寿大穴:神阙穴


神阙穴其实就是我们的肚脐眼,我们一般采用隔盐灸神阙穴。


在现代中医上,隔盐灸肚脐的治疗范围也有相应的扩大,可以用于治疗多种腹部疾病及其他病证,如痢疾、淋病、脱症等。因为隔盐灸具有回阳救逆、温中散寒的作用,对亡阳脱证,四肢厥冷,急性腹痛、吐泻等症有很好的疗效。


在隔盐灸时,要让患者仰卧,暴露脐部,取适量的干燥食盐(炒菜用的),放入脐中,填平肚脐眼,然后用艾条对着食盐灸到微烫就停,过一会接着再灸。


也可以在食盐上直接放置艾炷点燃,一般一次5壮。当患者稍感皮肤烫热时,即可更换艾炷,直至腹部温热。


2,主先天之本:关元穴

     主后天之本:中脘穴


我们一般在艾灸取穴时,中脘穴、关元穴一起用,因为一个补先天的肾,一个补后天的脾,总的都是补人体的元气!


这2个穴才是补根本的!一般用2个单孔竹制艾灸盒扣在穴位上同时艾灸30分钟。


如果是保健灸,艾灸一天休一天;如果是治疗性艾灸,那么还要配合其它穴位一起灸。